电烤箱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烤箱厂家
热门搜索:
产品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介绍

“最棒战争片”被《寄生虫》完虐,输得真冤?

发布时间:2022-06-28 14:53:00 阅读: 来源:电烤箱厂家
“最棒战争片”被《寄生虫》完虐,输得真冤? “最棒战争片”被《寄生虫》完虐,输得真冤?

昨天的奥斯卡颁奖礼都看了吧?

结果还满意吗?

要说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肯定要数《寄生虫》。

不光拿到最佳国际电影这种针对非英语系电影的传统大奖。

它还创历史性的同时摘得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三座重量奖项。

尤其是同时拿到最佳国际电影和最佳影片,这在奥斯卡颁奖史上更是首例。

此外,能同时登顶奥斯卡和戛纳两个欧美著名的电影节,《寄生虫》的名声算是彻底打响。

也难怪导演奉俊昊昨天领奖时乐不可支。

因为这不单单是他一个人的胜利,更是整个韩国电影产业的荣耀。

获悉电影拿奖后,韩国总统文在寅除了发文祝贺,也公开表示:

政府今后会进一步鼓励电影从业者大胆创作。

可以说,《寄生虫》的胜利,不单纯是一个工业体系的胜利。

它还启示人们,落后好莱坞并不可怕,只要允许创作自由,后来者同样能够居上。

相较昨天《寄生虫》在舞台上的大放异彩,毒药君关注的另外两部电影则有点儿惨。

一部是老马的《爱尔兰人》,因为被贴上流媒体出品的标签,10提0中。

另一部,就是本该在颁奖礼成为热门,后来爆冷落马的——

1917

相较颗粒无收的《爱尔兰人》,《1917》本次的奥斯卡之旅还算幸运。

因为它至少保证没被剃头。

所有被提名奖项中,它最终拿到最佳摄影、最佳视效、最佳音响三个技术大奖。

而在被《寄生虫》截胡前,它原本一直在奥斯卡前哨站上高歌猛进。

一度成为外界眼中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有力角逐者。

尽管故事性而言,它没有《寄生虫》的戏剧化程度那么高。

但至少视听体验方面,《1917》真的做到了极致。

能够做到这一点,本身就得归功电影强大的制作班底。

如果你之前留意过影片的排兵布阵,相信也会和我一样期待。

导演方面,相较在欧美市场不太出名的奉俊昊,萨姆·门德斯则是早就名声在外。

《美国丽人》、《锅盖头》、《革命之路》,皆出自他之手。

到了新片,门德斯称,《1917》面临的挑战,比一般的电影多5倍。

这个一会儿还会结合影片的主要卖点来说。

主演方面,因为拍摄手法的原因,此次除了两位英国青年演员外。

别的配角,都是英国影坛的顶级大腕。

像科林·费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马克·斯特朗这些名字,影迷一定再耳熟不过。

但就像刚才说的,因为拍摄的主体是两个年轻新兵。

以上几位英伦大帅哥除了短暂客串外,再无任何露脸。

拜《1917》极度风格化的摄影所赐,电影这次的沉浸感做得尤其突出。

连英国传奇男星——同时也是诺兰御用配角——迈克尔·凯恩看过都表示:

1917是自己看过最棒的战争片。

说到沉浸感这件事儿,真的要感谢此次的影片摄影指导,罗杰·迪金斯。

自17年的《银翼杀手2049》后,这是他第二次摘得奥斯卡最佳摄影殊荣。

但如果熟悉电影圈的应该知道,这位老哥是摄影界出名的大拿。

此次联合门德斯,赋予电影最令人着迷的部分就是“一镜到底”了。

当然,这不是说它真的花了110分钟拍一个镜头。

毕竟,这种技术对现场调度的要求太高,稍出差错,就得全部推翻重来。

已经封镜的匈牙利著名导演贝拉·塔尔,之前就因为这个问题把制片人逼到自杀。

尽管《1917》是伪长镜头,但在下一个剪切点到来前,现场的表演必须一气呵成。

这其实对剧组的整体配合要求还挺高的。

▲烟雾也起到了掩护镜头连贯性的角色

回看影史,类似的作品其实早就有了,《1917》并不算独创。

经典的如希区柯克的《夺魂索》,里面就采用了和《1917》如出一辙的剪辑手法。

希胖利用短暂的视觉停留障碍成功“欺骗”了观众,让大家误以为全片从头至尾只有一个镜头。

近点儿的如2014年的《鸟人》,里面也用这种伪长镜头炫了把技。

真正做到一个镜头拍完的,是一部俄罗斯的电影。

没错,就是那部《俄罗斯方舟》。

导演用90多分钟的时间,动用2000个演员和35个房间,在排练7个月后,才用一个镜头完成了对苏俄200年近代史的重现。

事实告诉我们,只要资金充足,要完成这种镜头有难度,但不是不可能。

但这种技术就像李安近几年追求的120帧技术一样,如果没分清它真正的应用场合,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从他用到新技术的新片得到的两极风评来看,这种尝试有些费力不讨好。

反观《1917》,门德斯和迪金斯这次显然赌对了。

因为这种“一镜到底”的概念作用到战场上,立马赋予了观众极强的代入感。

一些人看完表示,电影的“游戏闯关感”十足。

配合上影片出色的配乐和气氛烘托,一场电影看下来,观众的情绪始终能融入到剧情中。

据罗杰·迪金斯自己在采访中表示,开拍前,为了配合后期剪辑点,他会和演员提前进场排练。

大量的排练。

排练包括演员和各部门的走位配合,大家相辅相成,才能完成这部带有舞台剧性质的作品(不能暂停)。

因为包含太多未知因素,拍摄过程中面临的突发问题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在一些长达89分钟的长镜头中,有时涉及13次摄影机交接转换。

能将画面转换得如此天衣无缝,也多亏二人实战经验丰富(他们之前合作过类似题材——《锅盖头》)。

当然了,一部电影不能只看技术层面带来的感官体验。

客观而言,《1917》最大的硬伤就在于视角的极度私人化(影片灵感来自导演家属的一战经历),导致影片缺少多维层次来审视其表现的战争。

这和1930年反映同一场战争的《西线无战事》可以说形成了鲜明对比。

后者通过一批童子兵,让人看到战争中对生命的残酷磨灭和它的非人性特质。

也因此,才诞生了后来那段经典的“与其为国去死不如活着”的经典独白。

当然了,对于参与战争的人而言,是否愿意付出生命去捍卫,得根据其所处立场而定(侵略方还是被侵略方)。

但这类题材惯有的反战思维,在《1917》中,却被一种不易察觉的浪漫主义腔调替代。

对于一场夺去过全球1000多万人生命的战争,这样的视角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与此同时,将注意力放在强视听、弱叙事的范畴,也很容易让作品丢失玩味空间。

和《敦刻尔克》类似,两部电影都尝试用形式上的感官刺激,替代文本蕴含的叙事信息(即大量留白)。

但内容的不丰满,则让形式难免显得空乏。

我佩服门德斯和李安这样的技术先驱。

他们勇于尝试,敢为人先。

但另一方面,通过对影史上那些经典作品的重温,我们更加明白:

一部类型片的优秀,绝不仅仅靠某方面的凸出表现。

它一定得综合表现更抢眼,才能符合人们对“优秀”二字的定义。

这么说起来,《寄生虫》也许在技术细节处理上不如《1917》完美。

但能够结合大众关心的议题取得商业和艺术的微妙平衡,大概就是它为何能一直从去年一直火到颁奖季的一个原因。

门德斯输给这样的对手,不冤。

立体海报
红色名录
立体海报
手机开屏广告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