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烤箱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烤箱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电子商务在重庆过热的背后

发布时间:2020-02-10 12:24:22 阅读: 来源:电烤箱厂家

“今天你上网Shopping了吗?”此为时下不少网民们最为热衷的一句话,同时也是时下最时尚的一种新兴购物方式。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日益勃兴,已悄然改变了众多人传统的购物习惯。 最新国内·国际金融焦点和专家分析请查阅中国金融网《行长经理内参》

电子商务在重庆 查阅最全面的金融信息和最有价值的金融资源请登陆中国金融资源总库

“重庆目前的200万网民中,有近10%%的人有过网上购物经历,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刷新。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电子商务将大举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重庆注册服务机构、重庆本土的大型电子商务门户网站“网上解放碑”的相关负责人李滨虹这样说道。

据了解,所谓电子商务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一渠道进行产品销售,买卖双方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人。其销售模式也就是业内人士们常说的B2C(企业对个人)、C2C(个人对个人)以及B2B(企业对企业)。

目前在国内比较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如淘宝网、易趣网、阿里巴巴、8848等,就以各自不同的销售模式运营。

“重庆最早的电子商务模式出现在2001年圣诞节时,当时重庆电信有80个重庆热线网友俱乐部,组织了一场网上购物的圣诞大派对,产品主要是一些和电子游戏相关的周边产品,网民们在网吧上网相中产品发出订单后,就到网友俱乐部交钱拿货。虽然那场派对商品只卖出了十几万的销售额,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却象征了重庆电子商务的一次破冰之旅,意味着电子商务正式登陆重庆。之后,网上购物开始渐渐流行,直到2003年底,重庆热线数码商城的成立,解决了银行网上支付问题。至今,电子商务已蔓延起来。”资深电子商务人士李滨虹说。

热销产品两大类

记者随意浏览了几家电子商务网站的主页,发现其提供销售的产品数不胜数,单从分类而言,就有服装服饰、安全防护、食品饮料、纺织皮革、玩具、农林牧业、能源动力等30余种,每一大类产品又细化到十余种分支产品,让人有些眼花缭乱。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网上热销的产品主要包括一些有特色的小商品,如珍藏版碟片、手表、古董收音机等,还有美体内衣、婴儿尿裤、巧克力、化妆品、家居饰品等。这些商品的体积较小,价格也不贵,几十到数百元就能买到,但绝对比市场价格便宜,因此吸引了很大部分买家。

此外,目前很受年轻人追捧的数字消费类产品,如MP3、大容量U盘等,也是网上热销的产品。据统计,但凡属于个人珍藏爱好或与生活相关的小商品销售几乎占到所有电子商务产品销售额度的四成。

“潇洒派”成主力军

就热衷于网上购物的消费者而言,重庆热线网上解放碑的相关人士曾作过这样一个统计:“我们发现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所有的电子商务消费者的年龄段以15到25岁的年轻人为主,这部分群体占整个消费者总人数的60%%到70%%左右。他们正处于对互联网非常热衷的年龄,喜欢一切新奇、时尚、前卫的东西,有超前的消费意识,更乐意接受电子商务这种新兴的购物模式。

“虽然他们几乎自己无收入,全靠父母的经济支持,但他们用钱却非常潇洒,也正因为这群年轻人对金钱尚无节约的意识,因此也促使他们成为电子商务的主力军。”

“网商”日益兴起

据李滨虹介绍,目前在电子商务领域正日益兴起一个名为新生代“网商”的职业,这部分卖家以“无本经营”的方式赚得盆满钵满。

“以一个128兆带歌词显示的MP3为例,在市内的电脑市场平街层销售价格大约是500元,只要你有耐性逛上三楼,就能立马捡200元的便宜,而在网上,同类商品价格又能卖到三四百元左右,因此就有一些头脑精明的人,瞄中这一截价格差带来的商机。

“他们在网上开店营业后,就将畅销产品的图片上传,接到客户订单和汇款后,他们通常就用这些钱去进货,货品当然是预先货比三家,选中最便宜的下叉,就能稳当地赚到一截价格差。

“因此,业内人士称这部分人为新生代网商,也叫‘无库存新兴商业模式’下的无本经营。这类网商目前主要以沿海及江浙一代的网民居多。”

李滨虹称,的确有一些做得非常好的网商,在同样的经营环境中抢得先机。“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在网上做宠物周边商品销售,不久前他专门去永川收购狗磨牙的骨头、狗皮鞋等小商品,因为他知道在永川有很多生产这种商品的小作坊,价格便宜,一双狗皮鞋的成本价不过5元人民币,但他拿到网店上去卖,一双标价就是5美元,翻了好几倍,生意却火得很。他还将产品送到欧洲作了注册商标,如今已通过互联网远销欧美了。正因为具有很强的商业意识,才成就了这样一批电子商务型‘大款’网商。”

网络世界Q言Q语

“我偶稀饭你,希望你能做我的GF!”、“昨天见了个恐龙,真是7456”、“就酱紫吧,886”……相信很多人对这种半英半汉半数字的语言几乎一头雾水,殊不知这正是时下流行于网络世界,为众多年轻网迷所钟爱的网络语言。

经知情人士一番指点,记者方才明白,“偶稀饭”就是“我喜欢”,“GF”即为“Girlfriend(女朋友)”“恐龙”寓意丑女,“7456”就是“气死我了”,“886”就是“Bye-bye喽”,而最让人想不通的“酱紫”竟然就是“这样子”。

事实上,众多热衷于使用网络语言的网迷们以此为乐,更有甚者以此作为杜绝老师和家长打探秘密的“法宝”,相关语言学家却对此表示担忧:这种构成怪异,完全不按照造句原则的网络语言,究竟会让孩子们变成怎样?

怪异网语充斥网络

一位非常熟知网络语言的超级网虫杨先生告诉记者,网络语言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是汉语在网络环境下的变体。在网络语言语体中,病句、数字、符号、汉英杂糅表达式成了网民们认可并时常使用的“正宗”语言和习惯用法,近年来在网上聊天室、BBS论坛上迅速流行,成为网民在网上交流必不可少的“通行证”。

赵先生把网络语言概括为“网络语言=汉字+数字+符号+外文+其他”,据他介绍,现在流行的“网语”组成方式分为三类:一类是由英文字母、数字组成,例如:B4(Before)的意思。第二类是根据对视觉感官的刺激而制作出来的符号,如(Zzzz……)表示在睡觉。还有就是谐音类,这其中又分数字谐音,如886(Bye-bye喽)、汉语拼音的缩写,如MM(美眉)以及汉字谐音,如:斑竹(论坛的管理人员,即版主)等。

据网上统计,网友们之间用得最多的网络语言是“晕”,接下来依次是郁闷、呵呵、偶、虾米、东东、酱紫、886等。

记者日前在QQ上随机对30名网友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网络语言的看法,结果近一半网友表示网络语言与平时生活中所用的语言差别不大,不外乎就是不上网、不聊天的人听不懂而已。其中大部分网友坦承,网络语言使用起来很方便,除了在网上,他们还习惯在生活中也将个别使用频率极高的网络语言常挂嘴边。

网名为Triangle的网友是一名初二学生,她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网络语言拥趸者,她认为用网语的好处有很多:语言活泼幽默,用起来既方便又时尚。她说,如果谁不懂网语,就会被其他网友鄙视,“逐”出论坛。

记者通过QQ聊天调查发现,网络语言产生并流行的主要原因大致包括: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一部分网民仍使用拨号上网,因此他们为了节省时间抑或没耐性打字,就自创出一些数字代码谐音,如886和另一些英语简缩略语,如TKS(谢谢,即thanks)。此外,也有很大一部分喜欢创新的网民,他们热衷于个性张扬,经常会创造出一些奇怪的网名和词汇,或使—些传统词汇在网上被赋予新含义,以引起别的网友注意。如“白骨精”意为白领+骨干+精英,“蛋白质”意为笨蛋+白痴+神经质,“学困生”特指那些“一学习就犯困的学生”,“青蛙”指丑男……

网语难倒家长

除了网上聊天,还有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已习惯用网语交流,让家长们一头雾水。

一位被16岁的儿子用网语搞得晕头转向的妈妈朋友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经常看到儿子在网上打些莫名其妙、完全没有逻辑顺序的语言,近来,儿子在和同学讲电话时也开始说“外星话”了,诸如:“我饭过了,无语,一会短你”。

经儿子解释,刘女士才明白意思“我吃过饭了,没想法,一会儿发短信给你”。“这些莫名其妙的网语说多了,会不会损害孩子的汉语理解和正常的表达能力?”

此外,数位资深网民向记者透露,目前有很多中小学生喜欢用网络语言写日记。他们认为,这样的日记即使被父母看见,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既保护了自己的隐私,又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刘女士的儿子向记者表达出他的个人观点: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其实和相声、小品语言一样,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比如时下畅销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猪八戒日记》里便到处都是“美眉”、“青蛙”这样的网络语言,读起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既然网络语言的小说已经印成了书,显然已被社会认可了。

电子商务一二三

据重庆热线网上解放碑电子商务网站相关负责人李滨虹介绍,目前在网上开店做买卖的商家正呈几何型增长。据统计,目前在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8848上开店经营的商家约有三五万,而以个人名义在淘宝、易趣上注册开店的网民在全国不下20万。

网上购物安全须知

据了解,要开一家网店其实并不困难,个人投入也不大。只要具有工商部门审批的正规营业执照、公民身份证就能在网上申请注册开店,向网站缴纳的年费根据单位和个人的区别,大约在500至1000元之间。

就网民在网上购物时如何规避买到次货的风险,李滨虹表示,类似以次充好的事件的确发生过,因此买家们在购物时首先要学会识别卖家的网店,如果对方是正规的公司,风险相对较低,如果卖家是个人行为,则要稍加慎重。同时,还应记住向卖家索取发票以作为销售凭据。

但由于在网上交易的商品均为小件,其价格不高,通常不会出现违规销售行为。如果运气好,买家还能在网上买到低于市场价数倍、但质量非常正的商品,这种“奇迹”并非没有。

电子商务有怪圈

据业内人士称,目前重庆的大多数网民习惯购买外地商品,而重庆本地生产的商品销售却不尽如人意,其中仅以一些土特产相对俏销。因此,有业内人士感慨,重庆的电子商务网站就像一个大“采购商”,而非供应商。

据了解,由于重庆素来以重工业生产为基础和主力,真正适合在网上销售的产品不多,而像沿海地区、江浙一带则擅长生产一些很有特色的小商品,在网上销售时更具卖点。

此外,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相比,重庆在信息化发展方面有较大差距,重庆本土有影响力较大的门户网站也不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15次调查报告》显示,在北京拥有网站的企业占所有企业总数的98%,东部沿海地区达到80%,而在重庆拥有网站的企业仅3.6%。

七嘴八舌说网语

就网语的日渐流行,家长、老师以及相关社会学家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家长:应该适可而止

就职于行政机关办公室的聂女士表示,谁也阻挡不了网络发展的速度,任何一种新兴事物必定有其两面性,网络语言也是一样,在她看来有些适当的网络语言的确很幽默、简捷,与其一味排斥网络语言,和孩子产生隔膜,不如宽容地了解年轻一代的想法,就算孩子和同学平时说话使用网络语言,她一般也不会干涉。但是孩子如果是把这些网络语言用到作文中,颠覆传统的汉语言逻辑,则不应该了。网语使用,应当适可而止。

老师:防止不规范用语

初中语文老师王敬颖说,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学生在作文里会冷不丁地冒出些网络词语。一些年纪大的老师根本搞不清是什么意思。因此,她认为应该加以引导,防止学生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王老师说,“我们不提倡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一旦发现,我们会给学生讲清利害关系,从正面引导。毕竟中国传统的汉语言文字使用规范才是学生们应该掌握的,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是有益的。网语终究不能替代规范语言。”

社会学家:理性看待网语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孙元明称,语言是在不断变化的,它是一种有生命的文化现象,除了规范性语言文化,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还派生出一些语言“次文化”,在一部分群体中逐渐形成并应用,其中就包括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

孙元明认为,社会发展越迅猛,语言就会越丰富。网络语言也有它的生命力,对于网络语言不能简单地判断对错,它进入人们的生活需要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因此宽容比扼杀更重要。

对网络语言的出现不要大惊小怪,应当客观地来看待它对年轻人的影响,而不是将它一棍子打死。

但倘若是一些思想不健康或者类似江湖黑话等不良的语言,就应当坚决制止。

广州注册公司问题

外国人家属居留

股东经营范围变更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