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烤箱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烤箱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四十年民生改革长沙宜居宜业环境更优幸福感更有保障-【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7 06:47:08 阅读: 来源:电烤箱厂家

12月21日,长沙市召开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就长沙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内容进行介绍。

红网时刻长沙12月21日讯(记者 熊晓宇)12月21日,长沙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召开。会上,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委、市住保局等单位负责人,就长沙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40年来,长沙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改革,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福利、优化城市承载功能、住房保障等方面取得众多成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长沙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宜居宜业环境不断优化。

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就业体系

发布会上介绍,1978年,长沙市就业人数为56.4万人,2017年,增加至474.61万人。2007年以来,长沙累计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万人。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贫困劳动力劳务协作市场,累计为贫困劳动力提供职业介绍、就业创业培训及指导22.56万人次,转移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3.55万人,转移率达71.86%。

近年来,长沙密集实施多项人才工程,先后引进500多名海内外高端紧缺人才和万余名优秀青年人才,当前全市人才总量超过120万,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167家,建成人才服务窗口、一体化人才服务智慧平台,设立海外引才联络站6家,累计发放长沙人才新政补贴资金2.84亿元。

在织密民生保障网上,长沙不断推动社会保障覆盖群体“从小到大”,保障水平“从低到高”,服务能力“从弱到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4连调,月人均待遇从2004年523元提高到2018年2609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实现13连调,从起步的月人均60元提高到188元;职工医保基本医疗和大病互助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至12万元、3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最高支付限额以及大病保险年度补偿额分别达到15万元、20万元。

此外,长沙还致力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了劳动用工从“固定工制”到“劳动合同制”的重大转变,让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民政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升

40年间,长沙民政系统全面深化民政领域综合改革,致力于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全市民政民生事业在长沙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实现同步提升,广大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低保全市城乡同标准,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由1997年建制的每人每月120元、2005年建制的每人每月15元,统一提高到了550元。低保、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住院救助年度限额由2万元提高到5万元,门诊救助年度限额由1000元提高到8000元。

目前,长沙共有养老机构183家、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04家,养老床位4万余张,为老年人提供长托照料、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多样化服务。同时,全面实施高龄津贴普惠制度,每年为18万多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资金2.2亿元。

长沙已建成儿童之家70所,关爱留守儿童4900人、困境儿童13371人,集中供养孤儿和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分别由2011年的每人每月1000元和600元,提高至目前的每人每月1650元和1100元。

在加快慈善事业发展方面,累计募集善款善物12亿余元,发放救助资金10亿元,惠及困难群众60余万人次,慈善基金总量达到2亿余元。

此外,长沙还积极打造“社区15分钟生活圈”,构建了包含63项便民服务内容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年运转经费由2013年平均40万元增长到目前89.5万元,社区服务阵地由2013年平均490平方米增长到目前873平方米。

城乡建设让美丽星城更加宜居宜业

改革开放40年来,长沙建成区面积由53.04平方公里增加到434.8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长大了8倍多;长沙城区人口数量从94.83万人增长到426.75万人,城市建设为建设高质量、现代化、宜居宜业的美丽星城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城市承载功能全面优化。改革开放以来,长沙统筹推进了系列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累计完成瓶颈路、断头路改造项目63个,形成了东二环两厢、五一商圈等片区交通微循环;地铁1、2号线及磁浮快线、长株潭城际铁路开通运营,4号线即将试运行,3、5、6号线建设有序推进;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完成验收,全市建成管廊长度60.41公里。

行业产值规模不断攀升。目前,全地区建筑业总产值连续两年突破4000亿元,年度增加值接近1000亿元。全市已打造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8个、省级基地11个,成功实现装配式建筑项目累计实施面积达1700万平方米,年产能突破1000万平方米“两个千万”突破,年产值约450亿元。

绿色发展能力持续增强。目前长沙已启动建设的绿色建筑总面积约7890万平方米,有410个项目取得绿色建筑标识,全市绿色建筑占新开工建筑面积比例超50%;每年创建绿色工地超200个,全市建筑工地绿色施工达标率95%以上;完成24项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城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长沙成为黑臭水体治理全国第一批达标城市。

城市供水排水充分保障。长沙城区8个供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235万吨,供水覆盖人口约600万人,年供水量达到5.56亿吨。主城区污水处理厂运行数量达到12座,污水处理规模达到226万吨每日,均执行一级A以上尾水排放标准,污水在线监测合格率为100%,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全面完成湘江21个排水口整改提质,实现城区生活污水全收集、全截污、全处理。

特色城镇建设亮点纷呈。涌现了大瑶、乔口、灰汤等一批特色小镇,全市共计改造农村危房4.5万余户,惠及贫困群众14.5万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存量危房实现“应改尽改”。

打造“住有所居”的长沙模式

2008年以来,长沙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组长的高规格安居工程和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四增两减”公共政策,实行城市立体化改造,实现空间布局再优化、公共配套再完善、建筑品位再提升。

目前,全市累计共22.74万户居民告别低矮的棚屋和破旧简陋的筒子楼,特别是2014-2017年新一轮棚户区改造期间,完成改造108038户,1376.02万平方米,总投资793.6亿元。棚户区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由改造前的14平方米/人提高到了改造后的29平方米/人,增加了一倍。

自2008年建立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以来,长沙市逐步建立了2大类(实物保障、货币补贴)8种形式(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定向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定向限价商品住房、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棚改拆迁安置货币补贴)的住房保障体系。全市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房22.64万套,其中建设(筹集)公租房(含廉租房)94388套,总投资125亿元,累计为23.92万人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

2008年以来,长沙出售公有住房13.87万套,出售经济适用住房13.12万套;发放经适房货币补贴2.73万户,发放补贴资金20.55亿元;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资金1.9亿元;发放职工住房补贴8.68万人,发放补贴资金9.47亿元。2014年进一步提标扩面,城镇居民最低住房保障标准由人均12平方米调整到了15平方米,全市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从2011年的19.51%提高至2017年的23.29%,高出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提前3年实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的“十三五”末保障性安居工程受益覆盖率达23%的目标,极大地改善了中低收入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

长柄滤帽

牙科涡轮机

数显游标卡尺

液态硅胶模具

振动试验仪

沙拉